近日,为做好“尽责优教”工作,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给家长们上好一堂高质量的家庭教育课,弘扬优良家教家风,息烽县关工委在杨发礼主任带队下,一行到打铁冲组走访座谈,亲身了解身边的家风家训案例及好的家风家教对子女成长的意义。
当日,细雨绵绵,路面湿滑,也没能挡住关工委老同志们的脚步。该地地处髙山,不沿公路主干道,不临集镇,以旱作农业为主,主要经济来源是烤烟加油菜,鸡猪牛马羊。近几十年,就这么一个40多户人家的小小寨子,初步统计有100余名学子通过读书,走出村庄,其中本科生40余名,大部分毕业后,又回到县直各机关、乡镇教育、医疗等部门奉献工作。特别是打铁冲组的张家,据张家老人讲述,他今年76岁,乡财政所长退休,共育有6个子女,子女们自幼刻苦读书,孝敬长辈,子女们全部学校毕业,有的在市里工作,有的在县里工作。目前,老人的孙子辈4人均是大学毕业,一个毕业后在县政府工作,一个毕业后到了西藏部队,一个是重庆师范大学毕业,一个是成都西南交大。谈到子孙们的成就,老人很是欣慰,但问及教子方法,老人很平静的说到四个字“以身传带”,作为家长,始终按照家族的家风家训要求自己,用自己的言行传导带动影响子女的言行,从不生硬的说教和威武的棍棒去教训子女。老人还拿出了家谱,一一介绍张氏祖传的家风家训,他们的家风“尚武自强,孝友传家,百忍家风,重本不轻末”一直延传了近二个世纪。
最后,县关工委“五老”还参观了有100多年历史的张氏祠(张家书院),听取张家老人讲述老宅的故事,讲述张家长辈们是如何重视子孙教育,如何重视文化传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