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7日,我接到江西卫视编导的电话说,他们已与贵州省、黔南州、瓮安县委宣传部发函联系,要到瓮安来采访我,听到这个消息,全家非常高兴和激动。
1月14日,我接到瓮安县委宣传部的电话,通知我15日下午2点到冷少农烈士故居接受江西卫视编导组的采访。第二天,我按时到了约定地点,江西卫视编导组李潇等3人在县委宣传部2位干部的陪同下已等在那里。他们对我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江西卫视以“跨越时空对话英烈”为主题,以战争年代革命先烈写给亲人、朋友、组织的红色家书为切入点,面向全国征集给烈士的回信,推出大型季播人文节目,节目方案从全国120个节目选题中脱颖而出,形成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已被国家广电总局列为“2019年创优重点项目”。短短一个月时间栏目组就收到了8千多封烈士家属、社会各界寄给烈士的回信。一封封回信的背后有着许多让人动容的家国故事,体现了人民对烈士们的缅怀和对革命精神的传承,歌颂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建国70周年来祖国发生的巨大变化,最后选定了24封给烈士的回信。当得知我写给爷爷冷少农烈士的回信被选上,作为全国隐蔽战线先烈家属的唯一代表,跨越时空给先烈回信,我们感到非常荣幸,既欣慰又激动。
这次编导组来到冷少农烈士故居,主要是通过采访了解冷少农烈士与家人的情感,了解冷少农烈士当年离家发生的故事,讲述在当时背景下冷少农的理想抱负和家人对他的不理解,以及在建国后家人知道冷少农烈士事迹以后的心情。并邀请我4月份到江西卫视演播室录制节目,我们全家非常高兴,并将这一喜讯向有关领导汇报,得到组织的积极支持和关注。
爷爷冷少农烈士为了实现他救国济民的理想和对党忠诚的高尚情操,奉中央军委主任周恩来的指示,潜入南京国民政府高层军政要害部门开展中共情报工作。由于隐蔽战线工作的特殊性,工作非常艰辛、繁忙。爷爷1925年秋离开家乡贵州瓮安县到广州黄埔军校政治部参加革命,再到南京从事情报工作5年没有回家,当时兵荒马乱,爷爷长期在外,家人很为他担忧,多次去信催他回家,而他没有听太奶奶的话回家来,在给亲人的信中又不能直接说在南京做什么,因此母子双方陷入痛苦和忧虑之中,我的太奶奶等亲人不理解,难免产生误会,又因老人想儿心切所以太奶奶写信骂爷爷,激怒他回家,爷爷忍受着被亲人误会心灵的创痛1930年3月用长达十四页五千字的回信,希望太奶奶理解他,但为了保守潜伏秘密信中他只能用一种至善大孝告诉母亲,自己绝非“不孝儿”。当建国后,太奶奶等家人知道爷爷是为国家为人民作出贡献,是革命烈士时,感到光荣和自豪,逢人便说是误会,错怪老二了,心情非常愉快、高兴。这期间发生了生动感人的家国情怀故事。
4月10日,我和夫人被栏目组邀请到了江西卫视演播大楼,在接待室会见了同来参加演播节目的抗日女英雄赵一曼的孙女陈红,红岩小说里赞颂的女英烈江姐的孙子彭壮壮,电影《永不消失的电波》当事人苏采青老人等。此时我的心情非常激动,今天能在这里会见革命英烈的亲人,真是荣幸,敬佩英烈的情感油然而生。我感到欣慰,同时觉得这次来江西南昌的责任重大,是瓮安的光荣、黔南的光荣、贵州的光荣。决心把这次传承红色基因的节目做好,不辜负组织对我的希望。
按编导的安排,我认真做好演播内容的准备,4月14日晚上开始正式演播,演播厅灯光灿烂,屏幕上出示《跨越时空的回信》,台下观众是江西省委党校中青班(处级以上)学员,我是第一次亲历这种场景,当时的心情既激动又紧张。
开场由主持人张羽(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演讲,他激情洋溢地说:“大家好,您现在收看的是江西卫视《跨越时空的回信》,这是我们和先烈的特殊相逢,在这里,我们沿着时间刻度,读懂烈士家信;再用一封后人回信,完成跨越时空的对话。我们今天这期节目的主题是‘离家’。为报国而离家,未知归期;于国家,是希望,但对家人是牵挂。许多先烈身负特殊使命,即使面对至亲,有些话也不可说,于是误会成心结,抱憾终生。更多先烈,虽心有不舍,却怕情感羁绊,认为许多话不必说,唯用家信一封,以解乡愁。他们中的许多人,因为离家后生死未卜,渐被遗忘;于是,对我们来说,记住,便是最好的致敬。今天,就让我们通过特殊家信去了解‘离家’背后的不可说与不必说。”精彩的演说道出了这期节目的初衷。
接着介绍冷少农烈士的事迹:“他是中共隐蔽战线的杰出代表,是共和国早期最杰出的红色特工之一,他送出的情报一纸抵百万兵,为红军第一、二、三次反围剿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接下来是由著名演员黄俊鹏声情并茂地诵读冷少农烈士给他母亲的信的片段,“……我想使他们个个都有饭吃,都有衣穿,都有房子住,都有事情做……我是把我的孝移去孝顺大多数痛苦的人类,忠实地为他们努力……。”
重温先烈家信激活了先烈纪念馆展柜里英烈的遗信,盘活了珍贵的红色资源,使我感受到共产党人的初心,让红色遗产彰显新的时代价值,成为新时代的民族灵魂和年轻人的精神支柱。
读完信后,主持人安排我走进节目现场,在《跨越时空的回信》舞台上,我认真地回答,简明地表述主持人提出的问题,并以崇高的敬意向观众朗读了给爷爷的回信,仿佛近距离和爷爷亲情交谈很是感动,信中告诉爷爷“当时太奶奶最心疼的是您,对您的痛斥是因为您几年不回家,对您极度的思念。家人对您的误会早已解除了,并以您为骄傲,全家感到光荣和自豪。告诉爷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国70周年来祖国繁荣富强,从站起来到富起来走向强起来,您的理想和愿望:个个都有饭吃,都有衣穿,都有房子住,都有事情做已经实现了,人们过上了好日子。我们把您对后人的希望和要求作为家风代代传承……。”
节目现场把革命先烈离家,忠心报国济民,亲人盼归的双重心情,通过时空的声音展现在观众面前,让人震撼为之动容,深受教育,让观众泪流满面,感人至深。充分表达爷爷坚定理想信念,对党忠诚,舍小家,顾大家,尽忠孝于人民,为革命不惜牺牲的高尚道德情操。彰显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忠孝观”。
感到高兴的是这次节目在建国70周年大庆之际,10月4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以《他,是共和国早期最杰出的红色特工之一》为题向全国播放,在“学习强国”平台《红色家书》《跨越时空的回信》播出了《冷少农一纸情报抵百万兵》节目,还可在电脑和手机百度上搜索观看。
为传承红色基因,学习、缅怀革命先烈的革命精神,我尽了一份责任,感到欣慰和高兴,给予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进的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