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相交 薪火相传做好老干部工作
该同志政治觉悟高,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坚持原则、旗帜鲜明,始终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时刻以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工作积极性高,爱岗敬业,勤勉踏实。
突出政治引领,强化教育引导,用心当好“指导员”
杨文勇同志深刻认识到,要做好老干部工作,必须旗帜鲜明地把政治建设摆在第一位,教育引导广大老干部始终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始终保持老骥伏枥、老当益壮的健康心态和进取精神,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继续做出贡献。他以一个党建工作者的视角来思考和推进老干部工作,注重发挥离退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组织力,把老干部工作和机关党建工作有机结合、一体推进,为推进离退休党支部和老干部工作当好“指导员”。他认真研究了离退休干部的居住地、身体条件、兴趣特长等实际情况,从“有利于教育管理、有利于发挥作用、有利于参加活动”的原则出发,灵活设置了离退休干部党支部12个,纳入310余名老党员,进一步激活基层党组织凝聚老党员的功能。对离退休党支部开展的各类学习教育,他坚持亲自过问和把握每一个细节,保证万无一失。以今年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为例,他与办公室人员一起购买和发放学习材料,确保每一个离退休党支部都有可供学习的资料。他前往各个离退休支部调研指导,对开展专题学习和研讨的具体要求上耐心进行解答,帮助党群、人大等离退休党支部修改完善学习研讨方案,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在老干部群体中按期保质推进。
突出守正创新,抓实工作成效,用心当好“实干家”
杨文勇同志着力抓实老干部“两项待遇”落地落细,坚持守正创新,采取各项措施,使老干部就近学习、就近活动、就近得到关心照顾、就近发挥作用。任县老年大学校长期间,他在“老有所学”上大胆探索实践,围绕“全国示范老年大学”创建目标,抓好硬件配套,强化教学管理,优化师资配置,努力把县老年大学办成老年人、老干部陶冶品格情操、增长学识才干、丰富晚年生活的学习园地和精神之家,使县老年大学的办学水平得到不断提升,推动了全县老年教育事业实现快速发展。通过示范创建,县老年大学专业增加至21个,班团增至27个,新聘用老师12人,老年大学学员达到1328人。2018年10月,绥阳县老年大学被评为“全国示范老年大学”,是全省唯一的一所县级“全国示范老年大学”。在县老年大学的示范创建过程中,统筹协调,克服改革创新上遇到的难题,面对老年大学学员学习效率不高的问题,他灵活采用了老干部担任班委、用好人才资源加大诗歌诗词创作、自编舞蹈节目等多种形式,激发老干部学员学习兴趣和激情,为老年大学教育质量的提升发挥了极具建设性的作用。其中,县老年大学风雅艺术团的老干部学员们自编创作的《诗乡金银花》《诗乡辣椒红》《诗乡空心面》等舞蹈,在韩国、奥地利汇演并获嘉奖。原创舞蹈节目《诗乡空心面》参加了2020年中央电视台老年春晚演出。诗词班团所创作品经常在省、市诗联刊物上刊登。这些作品极大的提高了绥阳诗乡的知名度,又提升了绥阳全域旅游的影响力,也激发了老同志们的学习热情,为绥阳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较大贡献。他经常邀请老干部到县直机关单位、机关党支部开展革命教育宣讲和上党课,讲述党不断发展壮大的艰辛历程,传递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坚定永远感党恩、始终听党话、铁心跟党走的信心与决心。
突出精准精细,提升服务效能,用心当好“勤务兵”
杨文勇同志坚持把更好地服务老干部放在心上,着力在精细化、优质化、个性化、便利化上下功夫,兼顾不同群体需求、做好日常服务保障工作,使老干部们更加安心、舒心、暖心。他走出办公室,奔波在小区之间、楼栋之中,不辞辛劳、不厌其烦,和老党员、老干部交心谈心,宣传党的政策,传达组织的关爱,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他多方奔走,协调了原县基层组织局闲置的资源,并争取资金8万元对原场地进行维修,购买桌椅、电脑等设备,解决了党群、人大、政协三个离退休党支部的办公及活动阵地问题。在他的悉心调度下,所缴党费按100%比例返还给离退休党支部,保障了全县老干部党支部活动经费。2019年初,他积极组织10多家单位召开座谈会,研究解决了党群离退休党支部委员待遇补贴问题,获得该支部老党员们的一致好评。绥阳县直机关工委所辖离退休党支部12个,共有老同志300多人,作为工委副书记的他,他经常深入各个离退休支部,关心询问老干部的身体情况和生活状况,对平时收集掌握比较困难的老干部,亲自带队和委托工作人员到老干部家中进行慰问,让老干部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