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0日,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3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亲切接见受表彰代表。贵州2个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8名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受到表彰。毕节市七星关区碧阳街道同心社区离退休党支部书记刘桂琴、黔东南州人大常委会原主任梁承祥作为我省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及先进个人代表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即日起,“贵州老干部工作”微信公众号将陆续刊登我省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及个人获奖感言和他们的先进事迹。向我省受表彰对象致以诚挚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
2024有幸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表彰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这对我来说既是一份厚重的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觉得,这份荣誉不是我一个人的,而是属于望谟县各族干部群众的。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了全国离退休干部“双先”代表,更是令我们深受感动、备受鼓舞。
接下来,我将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把这份厚重的荣誉转化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新动力,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州委八届九次全会暨州委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继续带领新屯村群众把少数民族文化弘扬传承好,把村美民富生活乐的和美新屯发展建设好,让让乡亲们的腰包更鼓、生活更好、日子更有盼头,以老骥伏枥、老当益壮的健康心态继续书写老有所为的“不老”人生,为“康养胜地、人文兴义”建设贡献银发力量!
退而不休献余热 振兴路上映初心
——罗锦峰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01
建强银龄堡垒,当好"领头雁"
02
传承民族文化,当好"二传手"
走进新屯村,村口“省级诗词之乡”的牌子格外显眼,少数民族文化氛围非常浓厚。罗锦峰既是新屯村民族文化传承的见证者,更是参与者。
他带头挖掘民俗资源,传承弘扬民族文化,协助村“两委”培养多名乡村诗人、艺人,并与大家一起谱写村歌、编写民族画册,打造50米诗歌长廊,出版15万字《新图织梦·屯景如诗》,推出布依蜡染刺绣、五色花米饭、节庆表演、布依歌舞等特色文化节目。2023年,新屯村获中华诗词学会授予“中华诗教示范单位”,新屯街道获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促进会授予“民族文化传承基地”。
他还坚持收集村民的回忆、讲述等,历时三年半整理形成36万字的《新屯村志》,全面记述新屯村的历史、地理、经济、社会、人物、民族风情等,展示全村人民艰苦奋斗的历程。
03
助力群众增收,当好"银顾问"
罗锦峰带领20余名有农村工作经验老同志,针对新屯村产业结构单一、不成规模、效益低下等发展瓶颈问题,与村“两委”深入了解村情,结合实际研究,提出并推动实现“户均一个大学生、一幢民族风情楼、一个主导产业、一辆机动车,每人掌握一门技术、人均年纯收入一万元的”的“六个一”奋斗目标。
他协助村“两委”将民族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以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为目标,形成“农业打底、旅游引领、文化带动”的发展模式,着力将新屯村建设为城镇居民的“乡村后花园”,带动群众人均增收1500元。立足当地土地气象等条件,构建起油茶产业带、板栗产业带、示范种植园、采摘体验园、观光植物园的“两带三园”产业发展格局。依托少数民族节日,组织开展杨梅节、马拉松、赏花节、“六月六”等各类活动千余场次,吸引各地游客20余万人次前来“打卡”,为全村创收500余万元。
04
参与基层治理,当好"寨管家"
为了塑造新屯村良好形象,邻里纠纷、环境卫生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罗锦峰常常牵挂于心。
他以健全制度建设为抓手,促进形成街道退休干部党支部与村“两委”、村民联动共治模式,切实提升村级自治能力和水平。还协调推动建立一支由村“两委”成员和乡贤组成的矛盾纠纷调解队伍,设立“乡贤调解工作室”,在乡村协商议事、协助邻里纠纷调解等方面发挥作用,全村实现“小事不过夜、矛盾不出村”。还帮助制定36条村规民约,落实门前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三包”责任制等,促进乡村治理良性循环。
光阴荏苒,山乡巨变。在罗锦峰的引领带动下,如今新屯村的面貌已焕然一新,“新图织梦,屯景如诗”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呈现在人们面前。
一审:肖丹青
二审:夏禹锦
三审:吴春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