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工作动态>>市州动态>>毕节
威宁县创新“345”工作机制 汇聚“银发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字号:

近年来,威宁县委组织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关于推动乡村振兴的部署要求,依托老干部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团和桑榆红志愿服务队等力量,创新“345”工作机制,组织动员老同志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积极作用,用实际行动为助力乡村振兴增添银发力量。

强化“三个举措”,着力建强服务队伍。一是高位谋划推动。制定印发《关于组建“老干部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团的实施方案》,指导各单位在充分调研了解老同志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吸纳老同志加入老干部助力乡村振兴志愿队伍,成立“老干部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团41个,成功吸纳大量有威望、有经验的老同志加入队伍,为助力乡村振兴、社会治理、培育时代新人筑牢战斗堡垒。截止目前,已开展活动218场。二是强化队伍建设。凝聚广大退休干部力量,组建由23名退休干部及专业技术人才组成的县级老干部助力乡村振兴科技服务团,形成“1名关工委成员+1名老科技专家+N名退休干部”模式,将服务团成员精准匹配到社区、产业链、合作社上,定期深入基层开展调研、走访和“集中会诊”,及时了解产业发展情况,帮助解决规划、生产、销售等环节的问题难题,积极参与指导各乡镇(街道)老干部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三是强化调查研究。组织老干部深入种植养殖基地实地调研20余次,为农民手把手地进行蔬菜、魔芋、中药、果树种植技术培训,并就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村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工作展开交流探讨,收集指导性意见50余条,着力在解决问题、推动发展上见实效。

强化“四个统一”,助力乡村组织建设。一是统一挂牌。全县41个乡镇(街道)“老干部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团”由县委组织部统一授牌,2022年8月全部完成挂牌。二是统一思想。以“桑榆向党夕阳正红,草海湖畔银发生辉”为志愿服务团统一思想,号召老同志汇聚起银发力量,为助力乡村振兴共同目标发光发热。三是统一组织。选配党性强、威望高、经验丰富、乐于奉献、身体较好的老同志担任团长,设副团长2至4名,成员5至7名,架构统一上墙。四是统一指导。以“五传五助”(即传思想、助培养,传道德、助成长,传文化、助传承,传政策、助发展,传技术、助增收)为统一指导,为汇聚银发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凝聚了合力。

聚焦“五项举措”,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一是聚焦科技指导助发展。充分发挥老同志传帮带作用,在现代科技培训、优化选种育种、助推春耕播种等方面为群众提供服务,指导群众种植石榴、苹果、蔬菜、大葱等,积极协助、帮扶村(社区)做好与有关部门、企业的联系沟通,推进村级各项产业健康发展。截止目前,在羊街镇、炉山镇创建“乡村振兴科技服务示范基地”2个,引导老专家参与基地建设,开展石榴、核桃的栽培、剪枝、深加工培训指导20余次,助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二是聚焦文化下乡树新风。充分发挥老同志在乡村振兴中传递党的好声音、弘扬传统文化、普及健康知识方面的重要作用,助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2022年以来,先后深入龙街镇、开华街道等地开展宣讲活动20余次,向基层群众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党委政府关于乡村振兴“五五攻坚行动”工作部署。依托老年大学教学资源,开设合唱、舞蹈、书画等文艺课程,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10余次,丰富和活跃乡村文化。三是聚焦乡村治理美化环境。充分发挥老同志熟悉农村情况、了解农民需求的独特优势,积极监督执行政策,开展环境整治工作,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今年以来,先后到五里岗街道、雄山街道等地开展政策宣讲20余次,签订门前三包承诺书100余户,清理房前屋后黑臭水沟10处,清理小区绿化带30余处,发放口罩、防养老诈骗小册子,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四是聚焦立德树人传薪火。持续发挥“五老”带头作用,在中小学校开展主题教育宣讲和法治宣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针对农村困难家庭青少年,重点在心理辅导、课外活动、精神支持、社会融入等方面给予关心关爱。2022年以来,“五老”持续精准结对帮扶八中、九中14名家庭困难品学兼优的高中生,县关工委向有关单位协调关爱资金20万元,为400余名特殊困境儿童送去帮扶和关爱,努力做到应帮尽帮,争当青少年成长成才路上的“铺路石”,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五是聚集基层堡垒强根基。发挥老同志党建工作经验丰富的优势,深入农村、社区帮助村“两委”开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今年以来,先后到么站镇、石门乡等地向年轻村干部教授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经验20次,尽老同志所长,在居住小区、社区、村寨发光发热,更好的融入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中。

一审:文  鸿

二审:覃文友

三审:杨丽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