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工作动态>>市州动态>>毕节
毕节关工委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展现新作为
字号:

清明前后,正是春茶采收季节,在纳雍县骔岭镇祠堂边村的关工委科技服务示范基地的高山冷凉茶叶基地里,一垄一垄的茶树间,冒出嫩嫩的茶芽,当地村民正在忙着采茶。茶叶基地能够有今天的发展,得益于关工委经费支持和老专家的技术指导。

近年来,毕节市关工委通过投入资金支持,建立科技服务示范基地,组织“五老”开展科技服务、人才培训,动员“五老”参与乡村治理,大力实施“双助行动”等,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展现新作为。

围绕农业产业,建立一批科技服务示范基地

紧紧围绕茶叶、食用菌、蔬菜、畜牧、水果、中药材等毕节的优势特色产业,组织“五老”和老科技专家,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献计出力,投入资金310余万元,培育建立了金沙安底镇温泉村、黔西市绿化乡韭菜基地、织金县白马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等48个关工委科技服务示范基地,为带动当地青年农民创业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我们基地在关工委老专家的指导下,种植了吊瓜1000余亩,不仅解决了当地农户农闲期间的就业问题,也增加了农户收入,带动当地群众致富。吊瓜的经济效益高,种一年管六年,第二年进入丰产期。”金沙县安底镇温泉村关心下一代科技服务示范基地负责人熊志强充满信心的告诉大家。织金县关工委组织50余名“五老”人员组建农业“专家组”,按照“1+1+1”结对帮扶模式(即1名老专家联系1个片区指导1个基地),深入基地提供技术指导和帮助市场拓展。同时还组织动员部分“五老”人员率先垂范、自主创业,创建竹荪、平菇等产业示范基地6个。黔西市重新镇宣传动员有威望、懂技术、有精力的“五老”人员出资15.3万元加入村集体合作社种植烤烟、酒用高粱、冬小麦等,实现盈利35万元。

今年,市关工委将继续筹集资金65万元,在全市建立9个科技服务示范基地,其中省级2个,市级7个。“各县市区关工委要深入了解情况,确保科技服务示范基地建好,能起示范带头用。”毕节市关工委主任周长琦在年初工作会议上强调。

围绕农业生产技术,开展青年农民实用技术培训

“通过参加市关工委的葡萄种植技术培训,回来后在市关工委、区关工委的帮助支持下,我流转土地建成了葡萄基地,目前基地不断壮大,葡萄种植技术逐渐成熟,每年的收入不断增加,要感谢关工委的老同志们对我们年轻人的关心。”荣获中关工委表彰的“双带”农村致富带头人孙爱勇提起关工委,满是感激之情。

毕节关工委紧扣全市农业产业发展实际,每年制定科技培训计划,采用“集中课堂”“田间课堂”“网络课堂”,在农村青年农民中广泛开展科技培训。近年来,共筹措资金640余万元,开展了食用菌、蔬菜、茶叶、精品水果、生猪、家禽养殖等实用技术培训,培训青年农民14万余人,有效推动了乡村青年人才队伍成长壮大,6名青年被中国关工委表彰为“双带”农村致富青年先进个人。“今年我们将承办省关工委在黔西市举办的食用菌培训班,在毕节举办2期集中式培训班,到有关乡镇举办5场以上分散培训……”原地区农业局局长、市关工委副主任陈烈耀向大家介绍今年的培训计划。

围绕学前教育发展,实施农村幼儿园“双助行动”

毕节市关工委大力实施贵州省关工委、省教育厅农村幼儿园“双助”行动项目,投入经费300余万元,举办了8期农村幼儿园园长及骨干教师培训班,培训幼儿园园长、教师1000余人,建立农村幼儿园“研培中心”51个,幼儿教育基地3个,有效帮助农村幼儿园改善办学条件和提高幼儿教师能力水平。“今年,在省关工委、省慈善总会和市财政资金的支持下,将投入资金85万元,举办一期农村幼儿园园长培训班,建立9个研培中心和3个幼儿教育基地,助力农村学前教育普惠发展。”毕节市政协原副主席、市关工委副主任杜娟说。

很多农村幼儿园由于实施“双助”行动项目,基础设施和教育保育水平都得到了提高和改善。“我们作为相对边远的少数民族乡镇幼儿园,通过实施‘双助’行动,原本较差的基础条件和硬件设施得到有效改善,老师的能力水平也不断得到提升。目前,我们还带动了村级幼儿园的发展。”赫章县松林坡乡中心幼儿园负责人说。

围绕青少年健康成长,开展铸魂育人关爱保护活动

“我们要感恩先烈,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我要牢记历史,学习革命先辈无私奉献的精神,吃苦耐劳、奋发图强”“今后,我们一定要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在参加了毕节市关工委组织开展的“游基地、学党史”活动后,来自金沙县、纳雍县、黔西市的学生纷纷表示将传承红色基因,做新时代的青少年。

近年来,毕节市关工委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积极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参与基层治理,关心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组织青少年开展“游基地、学党史”活动400余场,接受红色教育20万余人次,开展主题教育宣讲4461场次,受教育243万人次,开展法治宣讲100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0万余份,受教育学生180.9万人次,调解社会矛盾2000余起,开展“尽责优教”大讲堂400余场,培训家长(监护人)7.5万人,307名“五老”结对帮扶322名特殊困难学生。

“毕节市有各级关工委组织6898个,3万多名五老,其中有专业技术特长的1300多名,这些五老是助力毕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我们将为老同志发挥余热继续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搭建更多发挥作用平台……”毕节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老干部局局长、市关工委副主任陈洁说。

一审:肖丹青

二审:夏禹锦

三审:吴春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