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开阳县结合中办发〔2022〕31号、黔党办发〔2022〕23号文件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筑固工程”“一带百星·魅力开阳”党建示范创建,推动党建引领老干部工作向基层延伸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在“末端”落实。
一是深化党建引领,推动组织体系向基层延伸。制定《开阳县党建引领老干部工作向基层延伸试点工作实施方案》“1+6”系列制度,将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纳入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内容。巩固云开街道试点成果,全县18个乡镇(街道)对标同步实施。按照“双报到”要求,2022年100多名离退休干部到村(社区)报到。深化巩固11个离退休党支部双化建设,在“六好”示范党支部评选中,给予基层离退休党支部一定比例倾斜。规范设置离退休党组织,努力形成全县1456名老党员全覆盖组织网格。构建“乡镇(街道)党(工)委+村(社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老干部特长生”的资源传输链,在村(社区)、网格、楼栋、单元公开栏集中公开老干部党员信息,亮明身份,实现离退休党组织党建与基层工作有机融合。
二是坚持资源共享,推动学习教育向基层延伸。成立开阳县老干部党校,利用18个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群文化阵地,挂牌“老干部活动中心(站、室)”,一站式满足老党员学习教育的需要。加强“书记后备库”建设,把基层党支部书记(委员、骨干)纳入全县离退休党支部书记(委员、骨干)培训范畴,年均举办培训2次,线上推送专题报告会20余场,与基层社团、协会共用阵地开展活动30余次,年均服务离退休干部1000人次。联合夕阳红离退休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0次。配合实施“数字黔老”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采取“培训+、活动+”推广模式,为老干部开展学习教育、参加组织生活、享受亲情服务等提供高效、便捷的智能化服务。
三是搭建平台载体,推动发挥作用向基层延伸。参加全市“夕阳展风采、喜迎党的二十大”等主题活动,组织“五老”宣讲队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讲座10次,面向青少年举办故事宣讲、学习论坛、亲子共读等活动20余场。积极开展“先锋黔老雁归兴村”“七送”志愿活动,全县组建“五老”志愿服务队111支,老干部主动到村(社区)认领服务岗位,采取“党总支+党支部+老干部‘特长生’志愿队”模式,组织老干部在法制宣讲、技术培训、城市“一圈两场三改”、农村“五治”、垃圾分类等方面发挥优势作用,引导广大老干部在“强省会”行动中献智出力。30余名老专家参与高寨乡、米坪乡等“产业示范点”助力,开展农村青年科技培训10场次,受益1000余人。夕阳红离退休党支部下设9个小分队,常年以“文化下乡”等形式活跃在农村、学校、广场、公园、社区。实施“送关爱献温暖”工程,依托全县各级党组织力量,联合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及专题讲座30余次,受益师生2000余人。依托“银领工作驿站”和“五老”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示范点,组建驿站志愿服务队伍,助力禾丰乡发展水东非遗文化(蜡染和刺绣)产业,培养非遗文化传承人。
四是坚持力量下沉,推动服务保障向基层延伸。建立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走访联络机制,畅通老干部就医绿色通道,制定“一人一策”措施,县四大班子带头对56名离退休干部及离休干部无工作遗孀实施帮扶解困。各乡镇(街道)多形式开展走访慰问,年均解决老同志急难愁盼问题500余起,疫情期间上门解决老同志接种、用药等难题1331件次。发放《开阳县离退休干部服务手册》和乡镇(街道)养老服务手册,帮助新退休干部“落户”基层。加大与乡镇(街道)或村(社区)结对联系,建立助老员、联络员队伍、“双报到”在职党员志愿服务等,协同配合开展好基层相关工作。每年县级层面安排专项工作经费,各乡镇(街道)同步将深化党建引领老干部工作向基层延伸纳入年度党建经费预算,保障离退休干部学习、教育、参观考察等工作有序开展。形成县委组织部(老干部局)统筹谋划、老干部服务中心专职人员4人具体负责、基层128名兼职老干部工作者分头抓工作的矩阵。推广“网上书屋”,优化沟通联络、信息查询、资源共享等服务功能,提升老同志获得感。
一审:刘朝龙
二审:杨熙岫
三审:姚红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