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独山县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三个做实”为抓手,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提质增效。
做实政治引领,筑牢信仰根基。坚持政治理论学习首要任务,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通过多种形式系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确保及时深入贯彻。创新打造“四史三情”教育实践矩阵,开展“老少同声颂党恩”主题活动,组织“五老”与青少年结对共学党史,依托“红色故事会”等活动,用榜样力量激发青少年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深挖深河桥抗战遗址等红色资源,通过线下退役老兵讲述革命故事与线上“网上祭英烈”互动相结合,拓宽青少年参与渠道。2024年累计开展理论宣讲、爱国主义教育15场次,覆盖师生8100人,有效引导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
关工委老同志为留守儿童过集体生日
做实关爱帮扶,助力健康成长。聚焦困境青少年需求,扎实推进“双助”和“开学季·关爱行”项目。2024年精准摸排施策,帮扶资源惠及6所学校100名学生,缓解其学业生活压力。联动多部门及11家爱心企业,在“六一”期间开展“情暖童心”活动,为13所学校困境青少年送去学习生活物资。针对留守儿童、无人抚养儿童等特殊群体,开展“暖心敲门”走访,摸排需求解决难题。策划集体生日会等关爱活动,为200余名家庭困难青少年送温暖,切实提升幸福感归属感。
关工委老同志开展网吧巡查
做实权益保护,营造良好环境。构建“部门联动强教育、银发护航筑防线”法治守护体系。2024年联合公检法司等部门开展13场次“关爱明天·普法先行”进校园活动,覆盖12所学校1.4万余名师生。围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通过多样形式普及反诈、反欺凌知识,提升青少年法治意识和自护能力。发挥“五老”优势,常态化巡查网吧,加强未成年人上网监督。对涉案未成年人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教,通过心理辅导与技能培训助力重返校园,为其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一审:肖丹青
二审:夏禹锦
三审:吴春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