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黔东南州委老干部局坚持以“苗侗银辉”党建品牌为抓手,深化“三大行动”,切实做好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充分发挥“银发党员”的政治优势和先锋模范作用,让“苗侗银辉”闪耀在苗乡侗寨,为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银发力量。
深化“苗侗银辉·黔老兴村”行动。围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充分发挥“银发先锋”作用,利用全州大多数离退休干部党员“爱三农、有专长”的优势,分类建立3600多人的银发人才库,并组建科技服务、村寨治理、文体指导等银发志愿服务队,让离退休干部党员在“兴村”行动中发光发热。近年来,火爆出圈的“村超”“村BA”“村歌”“村T”等文体旅品牌就注入不少“银发智慧”,榕江县老干部成立“村超”顾问团,深度参与“村超”赛事策划和宣传,为“村超”组队、培养队员、民俗展示、网络宣传献智出力,使“村超”持续走红。黎平县引导16名退休老同志回乡充实村“两委”力量,为基层组织建设和发展村集体经济增添了“银发动能”。
深化“苗侗银辉·黔老关爱”行动。广泛汇聚离退休干部党员在教育、引导、关爱、保护青少年方面的独特优势和丰厚资源,立足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让退休老同志在关心下一代的广阔舞台上老有所为。合力推进“校家社”协同育人,建成各类青少年教育研学实践基地51个。今年以来,组织“五老”进校园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活动1100多场次,受教青少年36万人次。组织实施“五好”基层关工委建设质量提升“三年行动”,“五好”关工委组织达标数由2970个提升至3802个,达标率达96.01%,赋能关心下一代工作全面提质增效。黎平县200多名退休干部党员参与开展保学控辍志愿服务,一年来全县不稳定学生271人、疑似辍学69人全部返校安心就读。凯里市凯棠镇由退休干部党员与爱心人士发起的“兴凯教育基金会”成立7年来,共筹资200多万元资助全镇困难及优秀大中小学生1500多人。
深化“苗侗银辉·黔老传承”行动。根据民族原生态文化禀赋的州情,引导离退休干部党员当好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领头人”,采取大手拉小手的方式传帮带,让民族原生态文化薪火相传、大放异彩,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递“夕阳能量”。台江县30多名退休老同志主动承担苗族飞歌、银饰刺绣、反排木鼓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让这些“非遗”成为东方情人节——台江苗族姊妹节、“村BA”的重头戏,吸引国内外游客,仅今年“五一”小长假,全县累计接待游客38.79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5.87亿元。锦屏县20多名退休老同志参加“锦屏文书”抢救和保护工作,带动全州收集的“锦屏文书”达20多万件,现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向世人更好地展示清水江流域的这一人类文明成果。
撰稿:张永文
一审:杨文奇
二审:夏禹锦
三审:吴春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