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银艺时刻>>诗词作品
不计报酬 无论生死
字号:

125日农历正月初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专门听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汇报,对疫情防控特别是患者治疗工作进行再研究、再部署、再动员。会议决定,党中央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在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全国人民动员起来,不串门、不聚会、自觉在家隔离14天。这是建国以来首次召开重要会议,电视传来深感震惊。当晚就有海、陆、空军医学院官兵坐飞机驰援武汉。

疾风知劲草,国难识英雄。24日下午18:30分,贵州第二批102名由护士及工作人员组成的贵州护理专业医疗队出征武汉。他们到达武汉之后的第二天,就加入了武汉市会展中心方舱医院的医务护理工作,来自桐梓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杜帅是其中之一。

杜帅现年29岁。他交给院党委请战书最后一句是“不计报酬、无论生死”誓言。我由衷地敬佩这位年青人。2月底、报道有三名29岁的武汉战斗在抗疫第一线的因感染新冠病毒和极度疲劳的女医生、护士牺牲了。事不过三,天佑中华,我深深祝愿杜帅凯旋归来。

联想到我从县领导岗位退下12年来,也在十分低调默默地奉行“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精神。作为一名自由撰稿人,我参与《遵义百科全书》相关条目撰稿,《遵义市志》两卷的撰写;《桐梓县志》2016年版三卷撰文和350多张照片收集整理,《桐梓年览》20152018卷的大事记撰写和24个乡镇条目的编辑,每年8万字左右;《娄山关志》的审稿。两届市政协十年编辑出版的《文史选编》中我的被选录篇数为第二。我每年编箸一本书,不计报酬、只申请县政府拔给出版经费。出版后我一一亲自送到机关和干部手中、送到乡镇领导班子手中。如:《桑梓探骊》《桑梓珍闻》《桑梓夜郎》《桑梓红色记忆》《桑梓马鬃红苗》《桑梓透物求是》《桐情要览》《桐梓海校》《走出大娄山的桐梓人》等。我联糸海校学子收集整理出桐梓海校三辑、并鼓与呼,桐梓海校2016年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10月,我县首个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天门河水电厂。我前两年撰写的天门河水电厂的辨误,提出许多发掘出来的新材料证据提供县文管部门去申报。还有水坝塘镇密山村川东地下党支部联络站旧址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是我发现和撰文鼓与呼的结果。同时列入省保单位的“红一军团直属队及国家保卫局驻地旧址”“红一军团战斗遗址”“九坝场中革军委指挥部旧址”“石牛栏红军战斗遗址”均与我鼓与呼有关。

20144月我去协助建设杉坪村黔花海项目、在现场车祸中与死神擦肩而过。象我们这样的年岁,死亡是迟早的事。县老干局最近几年走了不少老干。一本20153月出版的《桐梓县志》有主编、副主编、编辑五位老先生都未见到此书就逝世了!这是自然规律,不能埋怨苍天。

有限生命,可干无限事业。我得向年轻的杜帅学习“不论生死”。因此,在居家隔离的这40多天,我早起晚睡,忙碌着。到此稿写出为止,完成遵义地名标准词典桐梓卷12万字修改打磨交卷任务。撰写长征红军与辣椒四篇征文,长征地名故事30余则。顺此,到疫情结束,春天万紫千红的时候,我编箸的《桐梓红军长征地名故事》可以出门去排版了。

黄牛自知夕阳红、不用扬鞭自奋蹄。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汉青!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