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银艺时刻>>诗词作品
又闻栀子花香
字号:

初夏,筑城进入了无规律可循的雨季。俗话说:五月天,孩儿面,说变就别。近日的天气,时而啨,时而雨,且晚间暴雨居多。南明河水因涨水而变得更黄浊。森林公园平日宁静、纤细的小溪沟,水流也变得急湍,浸出到部份路面,林间小道总是湿浸,没有干洁过。也难怪,端午涨水,是老百姓历来的说道。

沿街不少小食店,业主们三三两两在麻利的包着糯米粽子,炉子上的大蒸锅里成天飘逸着粽子的味道,菜市场和沿街道上,不少农妇肩挑粽叶、菖蒲和艾草叫卖,亦有不少小贩坐摊在梱扎、售卖从树上折下,留有一、二十厘米小枝干的栀子花,这是在提示人们,端午节快到了。

我对端午的印象,不是缘于粽子,而是缘于一种平常的花。是的,就是我最喜爱的栀子花。栀子花开之际,就是端午到来之时。

这些日子,凡进出小区花园,总有一股栀子花清香随微风飘逸而来,深吸一口气,就将这股馨香沁入肺腑,顿感精神倍爽,心情怡悦。寻芳望去,碧绿的树林间,栀子花树几簇洁白的花朵悄然开放,更多的是含苞欲放的花果。对栀子花浓烈的嗅觉和美丽的视觉感受,就如按下了生活旳倒车键,将我的儿时记忆唤醒。

儿时,不知端午来历,只是感觉到有好吃的、好玩的。几个姐姐和院子里的女孩子们,四处搜集到各类花布小边角料,将它缝成圆形、心形、棱形,装入香料(不知何物),制成香包系在前胸纽扣上。再有,用软纸壳做成立体棱角形,用五彩丝线将其缠绕覆盖,做成棱角一并挂上。尔后,一推年龄差不了几岁的小孩,吃着粽子,穿着塑料凉鞋或光着脚丫子,在雨后积满水的院子里尽情嘻耍。

端午雨季,空气闷热,人易犯困。儿时的我,常常是等不到下夜班的妈妈回来就睡觉了。但因那时屋子狭小,空气流通差,加之闷热,在草席上翻烙饼睡不沉,汗渍将草席漫染成深浅不一的地图形。不知何时,迷糊中嗅到一阵阵馨香,伴着微风拂身,顿感气顺身凉,即刻安详进入甜蜜梦乡……。次日晨醒,发现枕头也放着三、两洁白花朵,馨香味就源于此。后来得知,是妈妈从买回的几束栀子花中摘下来放在枕边,她告知,栀子花有清凉、安定、催眠作用,而那均匀的微风,则是妈妈手摇蒲扇持久扇出来的。之后,窜于院坝同伴各家,几乎桌上都摆放得有瓶插的栀子花。它的馨香和粽子的淡香味,使整个院坝里都洋溢着端午节的气氛,成堆的小孩身着”六‘一节"的新衣裤,营造出快乐童年的画面。

就这样,夏季栀子花的清香沁腹和妈妈蒲扇的微风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刻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记。此后多年,凡遇此闷热难眠之夜,我都是心无旁骛去回味儿时情形,奇了,在宁静的回忆中,困意渐渐来袭,不知不觉就入睡了。也许,这正好印证了心静自然凉之说。(而今,有空调和专门冷风机,那种闷热难眠的状况基本不存在了)。

基于 我对栀子花的情有独钟,不惜多费点笔墨为它点赞。

栀子树一年四季绿意浓浓,耐得住严寒,守得住寂寞。它不需要肥沃的土地,不需要过多的阳光,它只需要一点薄土和几缕光照,就能凭借抓牢大地或盆土的根须,汲雨露、淋阳光,舒筋展腰为大地献绿,为人们溢香。它从不计较贡献自己的场景:池畔沟边,它安然生长;路旁园中,它依旧繁茂:别墅庭院,它不卑不亢,即使有人将它残忍折断掐下,它仍然不愠不火地把馨香奉献给人们。它不与春天的棃花、李花赛靓争美;不与金黄的菜花显财摆富;更不与妖艳的桃花竞媚抢眼,它只在百花凋零罢的夏季,陪着众多成熟的果子,绽苞开放,给人们以宁静、清凉、清爽,让人们在闷热、赤炎之中去认识、享受它。

小区园中的栀子树长得正茂,花开得正繁,让人有一种採摘占为己有的冲动,但这种冲动,是断然不能变为行动旳,它有悖公德、会引发众怒、让你斯文扫地,更会亵渎爱美之心的真谛。解决之道,就是从街上摊贩或肩挑箩筐的的农妇处花钱买它几束(他们花的来路不必去深究,况且,现在有许多专业花农就是靠培育各类花草致富),用工艺花瓶装水插上,置于客厅、卧室,顿时,整个家中溢满馨香,外出返回,进屋后即精神倍增、疲惫顿消、孤闷全无,真正感受到生活的意义和家庭的温馨。

一年一度,栀子花又开,每逢此时节,都是我追忆童年无忧无虑幸福时光和缅怀逝去多年老人特别是妈妈的慈爱最强烈之时,亦是我珍惜当下每一天感悟最深之时。

栀子花开,端午将至,仅以此文存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