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银艺时刻>>文苑随笔
扶贫旁观小记
字号:

我是一名退休返聘干部,续修县志是我的工作内容。县内的扶贫工作,在我的印象中,是我知道的与扶贫有关工作时间最长,最为艰苦的一次。我没有亲自下乡去接触贫困群众,但从办公室扶贫干部们下乡的情况,贫困对象到办公室与干部的交流接触情况,知道了些扶贫工作中的细节,也体现出扶贫工作的艰辛。

有一个姓李的贫困对象,是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负责的贫困户。这名办公室工作人员除了完成本职工作外,还下乡扶贫,她给这户姓李的贫困对象建立了小档案,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这些必须了解的之外,还清楚他家的生产情况。有一次,我给她说,夜郎湖边的鲫鱼没受污染,能买到否。她告诉我,她的这个扶贫对象也打鱼卖,待他来时问问他。这个扶贫对象果然来了。我打量这个下大坝的村民,粗实而木讷,特别是那一双手,当他伸出来时,我被他那双奇特的手惊住了,那是一双经过极其繁重劳动打磨过的巴掌,厚实得像馒头,手指粗短得像胡萝卜。我询问他打鱼的情况。他的女人,一个较为灵活的农村妇女,将手机的图像打开,我看到了久违的鲜活的大鲫鱼,那金黄色的,淡青色的鳞甲,都是久违了的诱人的色彩,我询问价格,他家打到的夜郎湖野生鱼,卖价至少30元一斤,如半斤以上的,安顺、普定饭馆的客户,能出价到50元一斤。他说,他的鱼从未拿到城里来卖过,都是客户上门收购,如果需要,先电话告知,他给我留着。在交谈中,我还了解到,这姓李的村民,不但学会打鱼,还会养蜂,为感谢扶贫干部对他家的关心,还给办公室这女同志带来一瓶自养的蜂蜜。他们走后,我问这名经常下乡的女同志,这村民还有哪些生产技能,她说,除了她知道的,还养了些鸡,种点农作物,种果树。交谈中,我了解到这种类型的村民在农村中占绝大多数,他们听政府的安排,亲近扶贫干部,希望学到脱贫的一技之长,有一种生活的积极态度,这类村民是农村脱贫工作的主力军,政府应该在其中寻找典型,成为村民脱贫的榜样以带动更多的群众,成为一种导向。扶贫首先要扶“志”,这是想依靠自身努力获得更好生活的农民,应该在村民中扩大他们的影响。

在扶贫工作中,我还听到很让人感动的事。这名女干部说,春节前,她给一名贫困户送大米、食油等慰问品。这贫困户拉她进屋,悄悄告诉她,某家比他家还困难,请扶贫干部将给他的物资转送那户人家,并再次嘱咐别说是他让给那家人的。这种村民在扶贫工作中很难遇到,是贫困户中的“脊梁”,是闪光点,一旦得到对路的扶持,这种类型的村民将是走出贫困阴影的“领军人物”。

我过去也在农村住过,也接触过一些农村人。农村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说的“懒、馋”那种类型,希望不劳而获的人仍然存在,虽然不多,但其对精神的污染不容小视。读初中时,星期天到龙潭去钓鱼,是时,有个龙潭与我年纪相仿的村里少年也持一根鱼竿到河边来,年长的大人开骂:“人家是学生,星期天下来玩,你是哪样,书读不去就下地劳动,狗日的!”这人终生无农技之长,城里只要办丧事,这人必厚着脸来蹭饭,那时,丧事还在县城街道上办,人民对这类人呼之“大侠”,此人已去世近10年了。我问这常下村的扶贫女干部,你们扶贫的村有这类人没有?她说,确实有,有一户人家三弟兄,五六十岁了,还要老娘做饭吃,有的还等扶贫干部给他们打扫卫生,洗铺笼帐被。这是扶贫中出现的一种怪现象。笔者认为,对这类没有志气的人,应专门建档立卡,针对其“懒惰”作出相应的妥善办法,不能让他们污染农村的“精神空气”。

对于这期很长的扶贫工作,我知道的不多,仅此,也可见农村扶贫工作之一斑,管中亦可窥豹。扶贫,国家下了大力,众多国家干部,常年生活在扶贫工作的第一线,真希望经过扶贫的艰辛工作之后,农村再度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